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在今年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前夕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信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师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当前,教育系统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作为高校思政辅导员,在新时代须肩负起培养学生成长为社会栋梁的重要使命,更要立志躬身育人,弘扬教育家精神,以身作则践行立德树人初心。
笃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作为中国人,无论你在国外取得多大成绩,而你所研究的领域在自己的祖国却有很大差距甚至刚刚起步,那你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这是黄大年满腔赤子情,一颗报国心的行动指南。在外漂泊18年的他毅然回到祖国,带头启动“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计划,叩响“地球之门”,抢占国际前沿科技制高点。这种以身许国的品质,正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活写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更是需要在思想洗礼和实践锻造中,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个人的成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相结合,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复兴的大潮中。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师范的道德情操。《论语》曾提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不仅要在言传身教中注重自身道德修养,更要树立起老师的榜样,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坚决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感受社会责任,从而在实践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孔子提出教学之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了启发和开导的重要性。一方面,辅导员要经常和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的学业和兴趣发展情况,因势利导,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引导和建议,协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力求“启智”。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善于与专任老师、班主任形成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个人发展中找到自身定位,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中涵养学生人格,确保“润心”。
践行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育家精神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求真务实的品质。新时代的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因此,辅导员要厚植理论思维,创新育人方式,既要具备“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也要深刻领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真谛,参加培训交流和加强理论学习等形式提升知识储备,将“求是”精神贯穿到做学问、做事和做人的始终,强化自身社会责任感。
心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育就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人民教育家”获得者于漪扎根杏坛70载养三代特级教师,用大爱书写教育人生。她这种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情感之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育工作传承者,我们要牢牢扛起育人使命,切实负起育人之责,牢记“仁者爱人”,把自身温度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做新时代的“大先生”。
坚持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等。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我们要在育人过程中着力挖掘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引领学生不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组织文化讲座、学术沙龙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积极关注社会热点,培养批判性思维,传承民族文化血脉,从而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辅导员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在践行教育家精神中答好教育三问,书写思政育人新篇章。
作者:章子铭 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环球体育官方·(中国)官方网站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