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发表我校教师曹兴平署名文章《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全文如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重构,创新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是筑牢中国之治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已经从过去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过去的“求生存”到现在的“求生态”,这些转变不仅体现了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态综合素养,增强我国生态软实力,有利于将建设美丽中国的共同愿景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坚实的理念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从生命共同体的维度去看待和理解自然,形成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和生命共同体观,增强个体建设美丽中国的现实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文明素养,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和高校建设绿色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培养和提升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传播者和践行者,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事关我国生态文明战略大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而师资队伍水平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要加强针对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广大教师能自觉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成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宣传者、传播者和教育者。要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生态文明教育要不断完善包含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知识教育、伦理教育、法治教育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实践中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深入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加强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对生态社会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认识,形成人与自然绿色和谐的共同体理念。要建立科学的协同运行机制。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健全加强党委领导、坚持政府主导、统筹社会协同、鼓励全民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体制,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全方位推进、全过程贯通,实现政府、学校、社会、公民个体之间的生态文明教育高效联动,为建成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要创新生态文明教育多元路径。教育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关键作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要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要求相结合,健全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体系,深化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战略性和思想性,引导大学生从思想深处真正理解和高度认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深刻思考当前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问题的历史由来、发展脉络和治理难点等,从而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观,做到知行合一。高校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教育思维和路径的不断创新,将生态文明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即时教育与渐进教育相结合,如组织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竞赛、辩论赛、研讨会,参加社区服务,开展田野调查,走访生态文明特色乡村等,形成教育合力,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和长效性。
(作者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环球体育官方·(中国)官方网站研究基地研究员)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04/18/content_638067.htm?div=-1